您当前位置: 电子仪器网 >> 综合资讯 > 详细信息
“非遗”传承中的影像力量 ——佳能(中国)向云南省文化厅捐
相关专题: 数码电脑  发布时间:2012-06-20
资讯导读: 6月9日,时值中国第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日之际,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在云南省文化厅举办的2012年云南省文化遗产日活动暨云南省第三次全国

6月9日,时值中国第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日”之际,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在云南省文化厅举办的2012年云南省文化遗产日活动暨云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展启动仪式上,向云南省文化厅捐赠了佳能(中国)拍摄、整理的白族、傣族、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数据库。该数据库为从所拍摄的24,900张照片、428小时视频,共2.45TB影像数据文件中整理、精选、编辑从而形成的最终的数据库。内容涵盖了白族扎染、傣族孔雀舞、彝族烟盒舞及火把节等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声音以及文字数据。该数据库将成为云南省文化厅记录、研究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文献。 “非遗”传承中的影像力量

2011年上半年开始,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就在国家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指导下组成项目组,邀请了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筛选、评估保护项目,对保护方法进行专业性、理论性指导。由于云南聚居着26个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因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独特珍贵的艺术文化,从2006年到2010年,国务院公布的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云南共有90项名录入选,因此,项目组经过严格、综合性筛选,选择了其中适合用影像记录的白族扎染、傣族孔雀舞、彝族烟盒舞及火把节等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自2011年7月起,在云南省文化厅的协调支持下,佳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一行16人,利用佳能最尖端的单反相机、广播器材等,深入了滇地的瑞丽市、龙朋镇、高峰乡等古老文化腹地,行程共10460公里,历时3个月,跟踪走访了5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位省、州级传承人和200多位文化持有人以及当地民众,与他们同食同住,详实记录了非遗技艺的流程、舞蹈的分解动作、舞蹈阵型变化、节日庆典场景及习俗以及这些文化目前的传承状况等完整的数据资料。此间,佳能(中国)还面向全国招募志愿者团队,实地探访拍摄过程,通过更加广泛的社会化媒体传播,让更多生活在现代文明城市中的人们亲身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以及受到现代文明冲击后的脆弱。

“非遗”传承中的影像力量

后期整理阶段在专家指导下进行。项目组用严谨的科研态度,系统地整理了各项非遗技艺的历史背景、时代沿革、传承现状等数据资料,最终形成了国内首套完整的白族、傣族、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数据库。

“非遗”传承中的影像力量

捐赠仪式上,云南省文化厅副厅长熊正益对佳能(中国)表示感谢,并高度评价了该项目:云南独特的气候、地形条件形成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孕育了丰富璀璨的文化、文明,有“彩云之国”的美誉。但同时,也因为地形复杂,少数民族散居深山、大泽腹地等原因,非遗文化的保护面临重重困难,佳能(中国)能够利用自身的尖端影像技术优势帮助云南这个文化大省保护非遗文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参与项目评审及指导后期数据库整理的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邓启耀先生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主要以口传身授方式传承的传统文化,一旦传承行为断裂,其文化连“遗产”都不是了。即使它所依附的物质载体依然存在,也失去了生命力。无论是天灾人祸,还是更新换代,一个老人的去世,或者一个“发展”项目的上马,往往就是一座博物馆的消失。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经常面临的问题。为了不要让那些曾经感动过多少代人的东西成为千古绝响,佳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项目”应用全数字技术,通过影、音、图、文等手段抢救性地全面挖掘、整理、采集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可在较大程度上还原的数据库,这是一个功德。它的意义,将在未来呈现。

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华西区域总部首席代表田村直树表示:“佳能的企业理念是‘共生’。企业融入当地社会,并为当地的发展做出贡献是佳能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华西地区拥有丰厚的人文底蕴,佳能能够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饯行‘影像公益’战略,为当地的文化保护做出贡献,非常荣幸。佳能会继续植根华西这片沃土,利用影像,记录并传播这里秀美的自然风光、质朴的人民以及独特的历史文化。”

参考资料: 佳能(中国)有限公司企业社会贡献简介:

“影像公益”: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优秀企业公民,佳能(中国)始终秉承“共生”的企业理念,不仅为广大用户提供全方位影像沟通与解决方案,同时还主动承担企业公民责任,全力支持中国的公益事业,积极推行“影像公益”,参与环境保护、教育启蒙、文化保护、人道援助、志愿者活动等多方面的社会贡献活动。
文化保护: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佳能(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之一。2008年,佳能(中国)支持了由舞蹈艺术家杨丽萍主创的大型藏族原生态舞乐《藏谜》,希望借助此气势恢弘、美轮美奂地歌舞剧,对古老、独特的藏文化保护及传播尽一份力。2009年起,佳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正式启动。来自非遗保护、影像学、人类学、民族学、舞蹈艺术、民间美术等相关领域的多位专家受邀参与,为项目提供学术指导。三年来,经过前期调研和实地探访后,佳能“非遗保护”项目组利用尖端一个影像设备,科学、系统、深入、全面地记录了羌族、苗族、白族、傣族、彝族这5个民族,15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遗项目。此外,佳能(中国)还将甄选出其中最震撼力的影像作品,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举办了非遗保护图片展,唤起公众对非遗文化保护的关注。

编辑:zixun_1  
本文关键字: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