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存储行业,希捷与西数是最大的赢家。泰国洪水消退近一年半,机械硬盘的价格并末回到灾前的水平。希捷与西数独揽硬盘价格生杀大权,出货量减少,销售额不降反升。作为消费者,看到这样的结果很受伤。追寻根本原因,无疑是市场竞争机制的缺失,价格的垄断所导致的。经历了“蒜你狠”“逗你玩”“盐王爷”的硬盘涨价风波后,不得不让人联想,中国的机械硬盘厂商如果还在的话,或许机械硬盘市场未必是目前的格局?
您还记得多少?国产硬盘厂商的沉沦记
十多年前,硬盘市场有希捷、西数、IBM、三星、迈拓、昆腾、富士通等众多厂商“群雄逐鹿”。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当然不乏耳闻“长城、易拓、国营”等的国内硬盘厂商。但黯然退市却是它们的共同结局。硬盘行业为什么没有它们存在下去的价值与意义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大多数硬盘厂商逃不过的宿命:收购
没剩下几个了
硬件行业中没有那个像机械硬盘行业如此富有戏剧性。收购与被收购一直是行业的主旋律,十几年来没改变过。2000年,昆腾被迈拓收购;2002年,IBM被日立收购;2005年,希捷收购迈拓;2009年,东芝收购富士通;2011年,希捷收购三星;直到2012年收购还在继续,西数正式收购日立……,经过无数次折腾,剩下也仅有希捷、西数及东芝三个寡头。严格意义上讲,也只有希捷与西数之间“楚汉争霸”。
在这种竞争极为激烈的行业里,各种“缺乏”的国产硬盘厂商生存空间可想而知。国产硬盘厂商也早早收场。
假如你们还在 也会像“龙芯”一样?
家用电脑刚刚在国内普及时,涌现一批国产硬盘厂商!但却成就不了Intel、三星这样核心配件制造提供商,只能诞生组建配件的硬件厂商。“龙芯”研究十几年,至今不能应用到家用平台上,冷遭国人集体吐槽。硬盘厂商同样逃脱不了如此的命运。像长城硬盘,一开始自主研发,接着与外资合作推出自主品牌,后面做代工,直到最后退市,没留下多少记忆。
资讯排行
- 投资超1万亿元,广东省2025年狠抓1500个重大建设项目
- 常州新能源科技服务专家行工作会在常州大学召开
- 交运部加快制定氢气道路运输技术规范标准 相关仪器如何积极响应?
- 北京发布重点领域设备贷款贴息实施草案 重大仪器以旧换新如何享受政策
- 杭州出台支持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政策 政府全力支持相关仪器发展要点有哪些?
- 中国氢能发展获政策持续加码 相关仪器如何做好替代能源发展的护航者
- 湖南发布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第一批拟立项项目公示 仪器发展如何明确未来方向
- 设备更新贷款获政府贴息延长政策支持 仪器发展获持续增长点
- 商务部支持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 家电行业获有利政策哪些仪器有望快速发展?
- 液相色谱材料龙头企业赛分科技成功登陆上交所!
- 公斤力矩扳手怎样换算成N.m
- 无畏无惧:深入中国市场发展 聚力同心共创佳绩
- 高压隔离开关的导电部分和绝缘部分知识介绍
- 美国PARKER气缸磨损分析原因
-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北京校友会成立,北京中显霍刚荣任联席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