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些时候的消息,上海地区性能最强、也是目前全国高校性能最强、计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π”系统在上海交通大学正式上线运行,该系统峰值性能达到263万亿次,位列最新全球Top500超算榜单第158名。“π”系统由浪潮公司设计构建,将用于支撑高端科研项目,俗称“人造太阳”的惯性约束核聚变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tips:天河二号由国防科大、浪潮一起研制,但现今部署在广州的国家超算中心,并不在国防科大。这里说的“最快”指的是部署在高校里面的“最快”。
视频报道地址:
图表扫盲 全球最快的10大超级计算机排行 --
据悉,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院士林忠钦,上海交通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主任顾一众,上海交通大学激光等离子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特别研究员、国家“青年千人计划”获得者陈民,浪潮首席科学家王恩东,浪潮信息高性能计算产品部总经理刘军等出席了正式运行仪式。
关于“惯性约束核聚变”
“π”系统上线将重点支持上海交通大学的教学科研,将成为“IFSA惯性约束聚变科学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的超算核心支持平台。目前,惯性约束聚变是世界性的科技挑战,美国、日本、俄罗斯、欧盟都积极投入,目的是在可受控的范围内实现聚变,和平利用人类的终极能源——聚变能。
在半个世纪以前,科学家已经发现当氘原子和氚原子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和一个中子时会释放巨大的能量。由于其能量释放机理与太阳一样,所以该工程俗称“人造太阳”。3瓶矿泉水里所蕴含的聚变能,足够一个四口之家的一年的电力供应。而且这类能源辐射低、无排放、取用不尽,能够供人类使用几十亿年。但是核聚变反应条件却极其苛刻,而且过程难以控制,目前只能用于制造核武器——氢弹。
我国科学家王淦昌早在激光发明不久,几乎就与前苏联科学家巴索夫同时独立提出了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的概念,这已经成为目前实现可控核聚变的两大技术路线之一。2012年上海交大牵头的IFSA协同创新中心致力于激光聚变科学研究与应用。上海交通大学激光等离子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IFSA协同创新中心的主要成员之一,在激光技术、靶物理实验和诊断、聚变相关理论和模拟研究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什么要用到超级计算机
惯性约束聚变反应过程非常复杂,涉及的温度、密度远高于人们通常所见的物质,其中的物理内容也非常多,而且时间和空间尺度也相差巨大,反应过程非常快。在反应过程中的压力相当于1万亿个标准大气压,氘和氚会被压缩到仅有同质量液体体积的千分之一,但是反应时间最多只有100亿分之一秒。
如此极端的反应,现有的实验探测手段很难深入到聚变燃料内部进行测量。而利用超级计算机模拟,可以分步地对各个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其中的物理细节,这样大大有利于对实验装置的设计和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理解。
资讯排行
- 投资超1万亿元,广东省2025年狠抓1500个重大建设项目
- 常州新能源科技服务专家行工作会在常州大学召开
- 交运部加快制定氢气道路运输技术规范标准 相关仪器如何积极响应?
- 北京发布重点领域设备贷款贴息实施草案 重大仪器以旧换新如何享受政策
- 杭州出台支持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政策 政府全力支持相关仪器发展要点有哪些?
- 中国氢能发展获政策持续加码 相关仪器如何做好替代能源发展的护航者
- 湖南发布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第一批拟立项项目公示 仪器发展如何明确未来方向
- 设备更新贷款获政府贴息延长政策支持 仪器发展获持续增长点
- 商务部支持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 家电行业获有利政策哪些仪器有望快速发展?
- 液相色谱材料龙头企业赛分科技成功登陆上交所!
- 公斤力矩扳手怎样换算成N.m
- 无畏无惧:深入中国市场发展 聚力同心共创佳绩
- 高压隔离开关的导电部分和绝缘部分知识介绍
- 美国PARKER气缸磨损分析原因
-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北京校友会成立,北京中显霍刚荣任联席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