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Phone市场份额和出货量在过去一年来取得了显著增长,显示出第三大移动平台的活力。微软已在MWC 2014上宣布,将有9大OEM厂商加入Windows Phone阵营,壮大了微软移动平台的OEM力量。
但和市场领导者相比,Windows Phone依然存在一些显著差距,让许多OEM厂商感到畏首畏尾。宏碁高管已于近期表示出对Windows Phone发展的不满态度,表示除非其市场份额提升至10-15%,否则将不会考虑涉足这个平台。Windows Phone 8首发四大OEM之一的华为,也在近期传达出类似不满,很好解释了其Windows Phone新机姗姗来迟的原因。
WPDang此前曾报道了华为Windows Phone新机Ascend W3有望在CES上发布的消息,后又在CES召开前夕移师MWC大会。但非常遗憾的是,MWC大会召开前就已有消息称,Windows Phone设备不会在MWC上出现,华为W3当然也包括在内。到底是什么让华为新机姗姗来迟?
华为的不满
华为终端事业群首席营销官邵洋已在MWC上接受了外站的采访,而采访内容近期才被报道出来。他在采访中回避了对Windows Phone新机上市消息的问题,对Windows Phone现状作出了一些抱怨。
邵洋声称,Windows Phone向OEM收取授权费用,这增加了手机生产成本,占据了设备售价的10%。第二点是Windows Phone相对落后的生态系统,第三条也是最大的阻碍是Windows Phone过于封闭,不允许OEM厂商进行创新,实现差异化。最终结果就是所有OEM厂商的Windows Phone手机看起来都差不多,用户很难区分开来。
邵洋指出,诺基亚在OEM厂商中享有特别优待,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后,向OEM开放更多API将变得困难,这对广大OEM而言并不公平。
WP并不妨碍OEM的创新
邵洋的部分理由并不是很站得住脚。系统授权费确实抬升了设备售价,不利于产品的市场竞争。不过我们注意到厂商在生产Android设备时要向微软上缴专利授权费用,野村证券分析师指出,每台Android设备都要支付5美元专利费。而The Verge此前有报道称微软正考虑免除Windows Phone授权费,近期的传闻显示微软确实有意实施这个计划,两家印度手机厂商的系统授权费似乎已被免除。
华为认为,Windows Phone过于封闭,不允许OEM厂商进行独家创新,不利于产品差异化。这是OEM厂商最大的传统认识误区,Android平台允许OEM对系统进行修改或优化,但大多数系统定制或优化并没有得到消费者的欢迎,近年出现的谷歌原生系统(Google Play)版设备反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Windows桌面操作系统同样采取封闭模式,统一了系统用户体验,并不影响广大OEM努力投身Windows。
和系统供应商谷歌和微软相比,大多数OEM厂商的软件研发实力都显得相对薄弱。他们对人机交互(UI/UX)的理解远远不如来自美国的软件巨头,所做的经常是抄袭或借鉴,很难作出真正创新。华为Emotion UI就是国产UI的代表,借鉴了其他系统的部分设计元素,包括Windows Phone动态磁贴。
微软允许OEM在系统交互界面以外的许多硬件和软件领域作出自己的创新,包括诺基亚在内的各大厂商都曾在Windows Phone上做出自己的创新尝试。诺基亚为自家Lumia手机推出了Lumia Amber和Lumia Black固件、Purview成像技术等等,改进了用户体验。HTC则为自家Windows Phone手机添加了Beats Audio音效等等。
OEM在WP平台的发展机遇
我们必须承认,Windows Phone生态系统和竞争对手确实存在明显差距,这不利于Windows Phone设备的市场竞争。邵洋在采访中透露,华为此前推出的两款Windows Phone手机W1和W2都只售出了10万台,和早前声称的100万台相去甚远。旧款机型未能达到销售预期,大概就是华为推出W2之后,迟迟不愿推出新机W3的主要原因。
但是Andoird平台并非值得OEM投入的唯一平台。中国OEM厂商特别善于满足价格敏感用户群的需求,提供性价比良好的移动设备,搭配Windows Phone平台流畅的触控体验和安全放心的生态系统,必定能得到许多消费者的关注。尽管诺基亚占据了Windows Phone 90%的市场份额,但他们并不善于制造高性价比设备,是值得相关厂商关注的良好切入点。
在MWC 2014上,微软和高通联合发布了针对Windows Phone的QRD芯片解决方案,并计划在Windows Phone 8.1去除虚拟按键的硬件限制。此举有利于设备制造商降低生产成本,推出具备良好性价比的中低端设备。在过去的一年中,Lumia 520已经获得的市场的广泛欢迎,在低端Android大军中独树一帜。事实证明体验流畅的低端Windows Phone确实具备良好竞争力,其市场潜力值得OEM继续挖掘。
在MWC大会上加入Windows Phone OEM大都来自中国和印度,具备良好的成本控制水准,有望帮助Windows Phone占据更多的中低端市场份额,提升平台的市场影响力和出货量。
中印韩无力反对诺基亚并购:小米三星将有专利噩梦?
微软和诺基亚均预计将在2014年第一季度完成诺基亚手机业务的收购交易,目前这笔收购案已经获得包括欧盟、美国等大多数监管机构和诺基亚股东大会核准。挡在收购交易前的几个主要障碍分别是中印韩三国,中国商务部已于去年底启动了对收购案的第二阶段审查,印度政府和诺基亚的税务纠纷阻碍了收购的顺利进行,韩国相关产业协会联合向监管机构提交了反对意见。
据彭博社报道,两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政府官员透露,微软和诺基亚的传统竞争对手--谷歌和三星加入了中国手机厂商华为和中兴的反对行列,以诺基亚出售手机业务后,可能提升专利授权费为由向中国监管机构表达了对收购案的关切。
据Business Korea报道,韩国电子产业协会(KEA)、韩国半导体产业协会、韩国软件产业协会和韩国电池产业协会近期向公平交易委员会(FTC)提交了一份联合请求,同样以收购可能导致诺基亚变成专利流氓,提升韩国厂商专利费用为由,希望阻止收购案获得韩国监管机构核准。
印度反垄断机构已于去年核准了收购案,但印度税务部门和诺基亚的纠纷却愈演愈烈。印度当局曾在今年初冻结了包括钦奈工厂在内的诺基亚印度公司资产,德里高等法院于2月裁定诺基亚必须缴清2006年-2013年拖欠的全部2115.3亿印度卢比(约34亿美元)税款。诺基亚印度钦奈工厂拥有8000名员工,资产被冻结可能影响诺基亚将手机业务转移给微软。
世事难料,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原本丝毫不影响行业内正常竞争。但由于微软和诺基亚两大公司的雄厚实力和巨大影响力,收购案依然引发了各大竞争对手的高度警惕。诺基亚持有的庞大手机专利库和收购案后没有手机业务,成为他们阻挠收购正常进行的主要借口。
各大竞争对手均以专利为由,希望阻挠收购案的顺利进行。印度和诺基亚的税务纠纷由来已久,但印度当局在微软和诺基亚手机交易执行的关键时刻突然冻结诺基亚公司资产,其借机发难希望诺基亚缴清税款的目的非常明显。诺基亚董事会主席兼临时CEO里斯托·斯拉斯玛(Risto Siilasmaa)亲自出马和印度当局商谈,依然以双方不愿让步告终。目前除诺基亚外,IBM、沃达丰、宝马等跨国公司都与印度政府存在税务纠纷。
有鉴于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不会导致行业垄断,我们预计监管机构将全部核准该笔收购案。据印度媒体Business Standard近期报道称,中国监管机构将在20天内核准该笔收购案。诺基亚已经发布声明,印度税务纠纷不影响收购案的顺利进行。
微软和诺基亚自始自终都没有改变在第一季度完成收购交易的预期。微软以54.4亿欧元(约合73亿美元)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后,将有3.2万名诺基亚员工加入微软设备与服务集团,前任诺基亚CEO将担任集团执行副总裁。诺基亚手机业务并入微软,将大大增强微软设备业务实力,加快微软“设备与服务公司”转型步伐。
诺基亚则将拥有先进科技、NSN(诺基亚通信)、HERE地图三大支柱业务,诺基亚董事会依然在挑选下一任CEO接替斯拉斯玛的临时CEO职务,以领导新诺基亚的发展方向。
微软收购诺基亚在华遇阻:小米联想为何恐慌?
媒体从多个渠道获悉,针对微软在今年9月以72亿美元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及部分专利使用权一事,中国商务部已经开始了第二阶段的审查。该阶段的审查将会加入反垄断方面的内容。
这使得这笔看上去已经“板上钉钉”的交易泛起波澜。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大部分的国际和国内并购案都会在第一阶段的30天内通过商务部的审查。更何况这笔交易已经在美国、欧盟、俄罗斯、印度和土耳其等地获批。
让商务部慎重对待此事的原因之一,就是包括中兴、联想、小米等在内的国产手机厂商,非常担心诺基亚会成为一家“专利怪物”,向他们收取高昂的专利费。
他们的这种担心并非空穴来风,诺基亚法律发言人马克·达兰特就曾表示:“直到现在,诺基亚并没有大量地对外许可自己的专利。但是当手机业务剥离后,我们将会尝试进行技术对外许可。”
这绝对不是一个好的信号。如果按照诺基亚对外公布的基本专利收费标准,即不超过销售价格的2%,利润率极低的中国手机行业将会受到极大冲击,而且也会严重阻碍它们刚刚有所起色的国际化扩张。
“几家公司在第一时间就向商务部提交了相关报告,这可是个要命的事情。”某国产手机厂商人员赵松(化名)告诉记者,“至少得让诺基亚承诺,未来不收取超过目前水准的专利许可费。而且如果微软和诺基亚需要向专利投资公司转让专利时,也得维持目前的专利许可条件。”
蜕变的可能
一个不再生产手机的公司,保留那么多件专利组合有何用意?在微软收购IBM支付的72亿美元里,有50亿美元是为了收购诺基亚设备和服务部门,剩下的22亿美元是获得诺基亚10年的专利许可。诺基亚则保留三块业务,诺基亚解决方案与网路公司(NSN,即原来的诺基亚西门子)、地图业务,以及负责对外授权诺基亚专利的ADVanced Technologies。
“如果微软把包括专利在内的诺基亚全部业务打包收购,国内厂商就不会那么担心,毕竟微软自己也要生产手机,它们彼此就会交叉授权。”工信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主任赵天武称,交叉授权是手机厂商之间最常见的制衡方式,双方都有自己的专利组合,所以他们不会轻易发起诉讼,而是更倾向于互相授权。
而一旦没有产品,这种制衡就失去了意义。爱立信就是一个真实的例子,它在2011年出让了所持有的索尼爱立信50%的股权,但它同样没有卖出专利。其CEO卫翰思毫不掩饰地对外宣称:“任何想进入移动终端领域的企业都必须得到爱立信的专利许可授权。我们不是要卖专利,要的是获得稳定的专利回报。”紧接着,它就发起了一系列专利诉讼案。
“业内都认为,诺基亚的专利组合仅次于高通,是通信领域第二好的。”赵松说。公开资料显示,诺基亚拥有与智能手机通信相关的标准必要专利1713件,非标准必要专利5647件。另外有消息人士透露,诺基亚为了在中国市场提起专利诉讼,已经注册了10件涉及简讯、近距离通信、视频等领域的核心专利。
致命的是,全球有20%的相关公司没有跟诺基亚签署专利授权,而它们几乎全部都在中国。据赵松透露,诺基亚态度的转变实际上在被收购之前就很明显了。“有找它谈签约或者续约的,但它的诉求已经多少有些变化了。”
这让很多中国厂商感到不适,因为诺基亚此前在华的专利制度是比较宽松的。“那时它在中国有很强大的制造业,专利只是为了维护市场利益,原来可能只对100家中的两三家收费。”赵天武称。
有业内人士称,正是因为诺基亚的这种态度,中国政府才给予它足够多的支持,它们甚至认为诺基亚要比高通更友善,这让诺基亚有机会参与很多中国3G标准的工作。
但诺基亚近几年利用专利主动进攻的次数有所增加。去年,它针对HTC、优派和RIM等厂商发起了诉讼,就在不久前,诺基亚又一次向HTC发起了诉讼。赵松称,除此之外,诺基亚已经把它的部分专利出让给16家所谓的“Patent Troll(专利流氓,一般指没有实体经营而以专利诉讼作为商业模式的专利投机人)”,使其间接攻击竞争对手。
“专利流氓把1000多组诺基亚的专利分拆,然后再组合,这使得它们可以拿到比2%更多的收入,然后再跟诺基亚去分成。”赵松坦言,这让国内手机厂商惴惴不安,“运营成本一下子就上去了,而且如果去开拓国外市场,成本也会非常高。”
而对于诺基亚来讲,这绝对是个好生意。在今年4月发布Q1财报时,诺基亚CFO蒂莫?伊哈莫蒂拉表示今年专利授权将给公司创造6.53亿美元的收入。如果按照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预估的数字,明年中国市场的手机销售额将达到555亿美元(包括国外品牌),诺基亚有可能拿到11亿美元(2%的专利费)的专利收入,远远高于现在的水平。
诺基亚中国区咨讯总监高翔并不认为专利会是未来诺基亚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剩下的三块业务都很大,而且诺基亚在地图和网路设备上也都很强。”
有条件获批
尽管诺基亚的蜕变只是一种可能性,但中国的手机厂商们都希望商务部能考虑此次收购对中国企业及行业的影响。
在记者拿到的一份《关于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对中国市场及行业的影响及建议》中,“禁止此项收购”被放在第一选择,列出的理由是“将限制市场的公平竞争,削弱中国手机制造企业的竞争力,最终导致中国及全球消费者成为受害者”。而在第二选择“附条件批准”中,列出了诸多避免诺基亚和微软“滥用”专利的条件。
“不让交易通过的可能性不大,有条件的通过才是最可能的结果。”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平称。”
恰巧就在欧盟通过该交易后不久,欧盟反垄断专员乔奎因?阿尔穆尼亚就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警告诺基亚,如果非法利用所持专利,欧盟将对它展开反垄断调查,“诺基亚有可能利用其专利组合来获取更高的回报。换言之,诺基亚可能成为一个‘专利投机者’。”
而中国商务部的难处在于《反垄断法》在2008年8月1日才开始实施,缺少大型企业并购的案例,更缺处理这种相对特殊案例的经验。
但这的确存在着影响整个行业的可能性,商务部绝不会掉以轻心。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知识产权中心主任续俊旗说,专利许可费的提升将大幅提升手机的价格,在价格敏感的中国市场,这将引发激烈的市场洗牌,对于以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的国内手机厂商,在面临苹果和三星公司的竞争中,生存将更为艰难。
“至少得让诺基亚承诺,未来不收取超过目前水准的专利许可费。而且如果微软和诺基亚需要向专利投资公司转让专利时,也得维持目前的专利许可条件。”赵松称。
最近这段时间,各家本土公司都在密切关注这件事情的进展,甚至包括像三星这样的国际品牌也担心诺基亚有可能发起的专利战。中国商务部第二阶段的审查将历时90天,这也是它们为自己争取生存空间的最后时间。
制约创新的“武器”
不久前,北大法学院教授张平参加了一次知识产权的沙龙,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被当成一个重点案例来讨论。“它会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因为从现在看来,中国在未来的几年会密集地经历这样的事情。”张平说,“我们都在思考专利制度会向何处去,它现在反而成了制约创新的‘武器’。”
来自调研机构Patent Freedom的数据显示,由Patent Troll发起的专利诉讼从2010年起就开始剧增,几乎占到所有知识产权相关诉讼的七成。
这是一门一本万利的生意。比如一家Patent Troll用一件专利告30家公司,其中5家顽抗,25家同意和解。假设每一家和解金有50万美元,那么它就进账1250万美元。可能的支出是500万美元,净赚700万美元。但实际上它也不会真的完全支出500万美元,因为它可以随时撤告,中止成本,赚取和解的那部分,绝大部分的关于知识产权的诉讼都不会进入审判阶段。
中兴通讯知识产权总监王海波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到欧洲、北美去做市场,首先要做知识产权的成本测算、风险评估和机会挖掘,比方说当地知识产权的风险相对大一些,那么这个产品的报价就要高一点。”
“所有国家都痛恨Patent Troll,但很多国家都是事后审查,也就是事情发生之后启用反垄断法。我们很难在事前用专利法去约束,因为专利不必然导致垄断,都是间接导致垄断的。”张平称。
所以,这一次几家中国本土公司强烈要求商务部事前审查。因为爱立信在印度发起的专利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当地市场的稳定。在剥离了手机业务之后,它对低成本手机收取的专利费率提高了近十倍,使得诸如Micromax这样的印度手机厂商生存艰难。而印度当局发起的事后调查已经很难弥补这几年失去的市场机会了。
中国有着和印度类似的市场,中低端手机是市场增长的核心,制造业相对偏低端,这是诺基亚专利组合可以直接打击的对象。
商务部虽然在整个过程中都没有表态,但它在这件事上的谨慎态度已经足够说明问题。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1年签署通过了《美国发明法案》,该法案对美国专利体系进行了重大修改,旨在促进美国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和刺激就业市场的复苏。他认为Patent Troll是毫无生产贡献、专靠敲诈他人成果发财的投机之徒,他还认为专利保护期限应当在保护知识产权和不妨碍创新之间寻找平衡点。但是,他也坦承所有的专利改革才刚刚进行到“半山腰”。
而陈松显然无法寄希望于国家法律法规在未来的完善,因为对于他和他所在的公司来说,眼下这次就已经是命运的判决。
资讯排行
- 买不起触摸版MacBook?其实用iPad也能体验
- 珀金埃尔默新型QSight™ 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帮助分析实验室实现高灵敏度、高通量和高效率样品分析进程
- 村田适用于车载以太网BroadR-Reach的静噪元件
- LTE-V2V协议冻结 开启汽车智能网联市场大幕
- Hexiwear,一款可以编程的手表
- 三美电机开发出小型MEMS压阻式数字压力传感器
- 借助新型60V FemtoFET MOSFET缩小工业元件占位面积
- Maxim发布业界最小八通道高边驱动器MAX14913,全面提升工业4.0应用体验
- 安森美半导体扩展CMOS 图像传感器PYTHON系列,推出紧凑的SVGA器件
- 大数据时代的核心:超高速短距离光互联
- 七大不可思议 盘点3D打印机技术惊奇应用
- 拍子弹时间不是问题!超高速抓拍单电点评
- 打电话上网全能 超低价3G通讯平板推荐
- 双城记(长崎&东京) 三桥NEX-5R日本游记之三
- 蒸汽朋克再袭 四款DIY达人USB产品秀